2012年9月26日

QE3與零利率的威脅 - 工商時報社論

2012-09-25 01:17 工商時報
 

 美國聯準會(Fed)推出「無限期購買」的第三次量化寬鬆(QE3)政策,還宣布將維持超低利率水準至2015年。這個政策將會巨幅改變金融市場資金的流動,有利於推升股票等風險性資產,有助於拯救趴在谷底的美國房地產市場,但是卻威脅了債券市場的安定。Fed「以鄰為壑」的政策,對於台灣的外匯準備、公務員退撫、勞工退休基金,以及壽險資金等高度仰賴固定收益債券的投資組合,帶來了高度的不確定性。



 Fed主席柏南克創了中央銀行前所未見的先例,將「失業率」作為中央銀行貨幣操作的目標,以購買不動產抵押債券(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,MBS)為操作工具,擺明了拉抬美國房價、鼓勵銀行增加房屋貸款、藉著拉抬房市來壓低失業率。明確的目標與手段,有機會解決美國的國內問題,卻勢必產生以鄰為壑、操縱美元貨幣貶值,甚至引發通貨膨脹的副作用

 特別是,QE3施行之後,全世界將正式步入「完全零利率」的時代。在此之前,主要經濟國家只有日本長期處於零利率,但是日本央行是被動式的採行零利率,而且零利率的結果並沒有讓日本走出長達二十年的經濟零成長。美國從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,為了維持金融市場流動性而採行了兩次QE,從2008年12月16日至今,聯邦資金利率已經將近四年維持在0.00~0.25%的超低水準;其後的扭轉操作(OT)以及此次的QE3,繼續擠壓長期利率。另外,歐洲央行為了避免歐債危機崩潰,持續的操作也釋放大量資金,如今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已經膨脹2兆2千億歐元,德國與法國公債利率水準也不斷向下走低,全球完全零利率的時代已經來臨。

 零利率雖然在短期內會帶給世界債券市場榮景,所有債券基金的報酬率都因為利率下跌而出現較大的資本利得,卻潛藏了難以控制的利空。由於債券收益太低,如果考慮倒債的機率、所得稅的因素以及匯率變動的風險,當然更要加上通貨膨脹的可能性,原本應該是低風險的固定收益投資,卻存在利潤極小化、風險無限大的威脅。

 必然將會發生的現象就是,QE3之後,資產管理公司銷售債券基金的規模將會持續降低,而且會是長期持續的趨勢;相對而言,債券市場獲利了結的資金將會增加。雖然債券市場與證券市場的資金有其基本上的差異,但是證券價格的上揚,特別是能夠持續提供相對高股息的績優藍籌股票,將會吸引一部分債券市場的資金;債券市場資金流入與流出若出現不均衡狀態,利率逆轉上揚的現象就會出現。

 長期來看,在QE3將債券利率推到歷史新低之後,債券利率上揚的機率將會遠高於繼續向下的機率,結果使得長期持有債券、特別是存續期間高的長期債券,潛藏了非常高機率的資本損失。而退休基金、壽險資金為了避免利率過低,必須將部分資金移轉至較高收益的藍籌股,以拉升整體投資組合的報酬率,更是長期債券無止境的潛藏賣壓。

 從FED宣布QE3之後,歐美投資專家對資產配置的主流建議,出現極為罕見的一致性:首先就是加碼股票比重;其次是加碼「非零利率」的非美元債券,特別是具有匯率升值潛力的外國債券;第三是如果必須長期持有美國債券,則應該偏向短期債券、甚至半年內到期的定存單。

 國內方面,面對QE3政策的推出,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立刻提高戒備,並且陸續發表出乎媒體意料外的強烈評論。彭總裁認為美國的QE3「猶如航空母艦開來,不能把正在旁邊捕魚的漁船給撞倒了」,他也感嘆「小國家的力量是很有限的」。對國際金融市場極為內行的彭總裁,不只嗅到熱錢來襲的威脅,也了解調整外匯存底投資組合的嚴苛挑戰。

 彭淮南的分析值得嚴肅思考,他認為QE會造成美元貶值,會讓美國資產增加、負債減少,而資本湧入新興經濟體,對於決策者的挑戰是必須設計結合總體經濟與審慎政策的妥適組合。他還特別批評歐美國家在推動量化寬鬆政策時,「應該受到多邊監督」,並且「考慮到政策的外溢效果」。
 
 QE3的施行,伴隨全球零利率時代的來臨,對於企業營運與個人投資者,可能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,卻使大型投資機構遭遇前所未見的挑戰。在這個歷史性的結構轉變中,決策僵化、高度仰賴固定收益的政府退休基金,或是部位調整遭到政府嚴格監管、無法靈活轉向的壽險部位,更將面臨難以預估的風險。已經不斷遭到質疑遲早將要走向破產之途的公務人員退撫基金、勞退基金等,必須提高警覺,及早做出對應的方案,否則很容易在「航空母艦所引發的洪流」中,遭到滅頂翻船的不幸。

文章來源: 工商時報